登录 | 注册 | 无障碍浏览
首页/要闻/延边要闻
来源:延边日报
收藏 更新时间:2020-09-14 10:43
稳就业 助企业 保民生

  保障居民就业,激发创业活力,护好市场主体,就是稳住经济基本盘。

  今年以来,面对疫情造成的不利影响,我州人社部门以贯彻“六稳”部署,完成“六保”任务为总抓手,通过落实各项社会保险补贴、积极吸纳就业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等政策,不断守住“保”的底线,夯实“稳”的基础,增强“进”的动力,为延边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。

  稳定就业,让百姓端稳“饭碗”

  “意料之外,十分满意。”延边大学应届毕业生谢思远这样形容自己找到的工作。疫情发生后,他预料今年就业形势可能更为严峻。“当时对未来充满了担忧,没想到线上招聘会能找到心仪的工作。”谢思远通过我州就业部门开展的“就业服务不打烊,网上招聘不停歇”活动,在线上向10多家企业投递简历,并进行“线上”面试,最终应聘成功。

  谢思远只是我州众多受益于人社部门就业服务的求职者之一。

  “就业是‘六稳‘ ’六保’之首。稳就业就是稳经济、稳社会,也是稳民生、稳民心。”据州就业服务局办公室主任李哲介绍,为做好疫情期间就业服务工作,我州就业部门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方法,拓宽就业渠道、健全服务体系,积极开展入户精准调查、岗位推荐、线上招聘、政策宣传、精准对接等活动。还针对有外出务工意愿人员,积极与宁波招聘企业直接对接,实施“点对点” “一站式”送达服务;与延吉机场、东方航空公司积极沟通协调,以最优惠的价格提供包机直飞,确保务工人员平安上岗。截至目前,我州开展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28次,通过宁波资助等方式使57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,组织167名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赴宁波就业。

  通过制定24小时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制度,为州内32家重点企业配备“人社服务专员”,开展用工状况摸底调查,建立企业需求台账,帮助企业解决用工问题,保障重点企业尽快复工达产,目前已为重点企业解决用工130余人次;在全州征集55个基层服务单位,为基层一线选拔62名“三支一扶”工作人员,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;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,将贫困劳动力、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、城镇登记失业人员等纳入培训补贴范围,鼓励企业积极开展新型学徒制、岗位练兵、以工代训等培训,目前已完成各类补贴性培训11322人次。

  激发创业热情,为市场添活力

  危中有机,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;危中抓机,是保持创新活力的重要举措。

  “面对疫情期间市场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,很多创业者想抓住机遇干一番事业。我们竭尽全力为创业者提供资金支持,在抗疫中激活‘创新创业’,为市场增添活力。”据州就业服务局创业担保贷款办公室负责人张莉介绍,全州人社部门采用“互联网+创业服务”新办公模式,实现简化流程、特事特办、急事急办,成功帮助多家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及时获得创业担保贷款,解决了用贷人的燃眉之急。6月,在全州开展助力创业者与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“百日攻坚战”活动,各县(市)加大放款力度,尤其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发放力度,充分释放创业担保贷款红利。

  截至7月31日,全州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413万元,直接扶持人数626人,带动就业人数2007人,完成年计划指标的83.31%。其中,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5笔,共3498万元。

  保护市场主体,为经济发展蓄力量

  市场主体是经济持续发展的“青山”,保护好市场主体就是保护社会生产力。充分发挥社会保险经济补偿功能保护市场主体,是为市场“补血减负”“植树护绿”,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。

  “受疫情影响,我州企业订单减少,用工不足,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增大。”据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会保险处处长魏玉波介绍,我州人社部门急企业之所急、想企业之所想,连续出台政策,对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、失业保险费、工伤保险费采取阶段性“免、减、缓、返、降”政策,为企业送去一系列援企纾困的“大礼包”,减轻企业负担,帮助企业提振信心、渡过难关。

  自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实施以来,我州累计为企业减免养老保险、失业保险、工伤保险等三项保险费44369万元,极大地减轻了企业负担,有力地帮助了企业复工复产。截至8月中旬,我州共为2226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4175万元,其中,为2134户中小微企业返还3253万元。